睡再多也覺得累?
在 104 人力銀行舉辦的企業講座中,
中研院蔡志鑫博士——同時也是 AIZen 新冥想認證講師
以腦科學觀點揭示:
專注力下降、情緒不穩,有時並非意志力不足,
而是「腦疲勞」在作怪。
每天早上醒來,明明睡滿八小時,卻依然覺得「腦袋轉不動」。這不是懶,也不是睡太少,而是——你的大腦正在過勞。
蔡志鑫博士指出:
「現代人最大的疲勞,不在肌肉,而在腦神經系統。」
長期高壓、持續專注,讓大腦就像電腦開太多視窗一樣,
不斷運轉卻過熱空轉。
蔡博士也提到國科會最新研究顯示,
長期處於壓力與睡眠不足的狀態下,
星形膠質細胞會變得活化並引發發炎反應,甚至誤啟動突觸的清除機制,
使部分健康的神經連結遭到「過度修剪」。
句話說,大腦彷彿在「自我消耗」。
這會導致反應變慢、判斷力下降、專注力不穩、記憶模糊與情緒波動,
形成所謂的「腦霧」現象。
壓力過大時,交感神經就像油門一樣持續踩著不放,
短期可能覺得「衝得很快」,
但長期下來,大腦會陷入慢性發炎,連帶影響免疫系統與代謝。
蔡博士提醒 -「當你覺得很累還要繼續撐,其實大腦早就亮紅燈了,應該要踩煞車暫停一下。」
過去被誤解為玄學的「冥想」,如今已被 MRI 與腦電波研究證實能改變大腦結構與功能。MRI 研究顯示長期練習者的灰質厚度增加,而 fMRI 與 EEG 實驗則發現冥想能調節自律神經活動、提升高頻 gamma 波振盪,促進身心的穩定與覺察。
蔡博士分享:
「我多年沒感冒,疫情期間也安然無恙,我想與長期冥想讓免疫系統更穩定相當有關。」
現場學員也在短短 10 分鐘的AIZen新冥想體驗中,就明顯感受到「腦袋重新開機」的輕盈感,驚呼科學冥想竟然這麼具體、這麼有效。
「一開始呼吸跟不上,但後半段慢慢跟上節奏,結束後整個人感覺身心都鬆開來,非常舒暢!」
蔡博士悉心解答: 「這是初學者常見狀況,不論是否完全跟上引導, 都要記得保持身心放鬆,
冥想不是要你專注完美,而是學會放鬆地專注。」
也有學員好奇問:「那坐著冥想的時候可以靠椅背嗎?」
蔡博士建議:「不要靠著,脊椎像積木一樣堆疊起來,
正確坐姿下不靠椅背身心會更放鬆,有時候靠著椅背反而某些肌肉會緊繃。」
另一位學員問:「每天建議冥想多久?」
蔡博士回答:「如果透過AIZen輔助,每天只要 10-15 分鐘,
持續練習假以時日身心自然會有變化。
重點在於持續練習與保持身心放鬆與平靜,而不是追求完美或特別的感覺。」
甚至有學員在初次AIZen冥想體驗中感受到頂輪的溫熱感,
短短時間就體會到大腦的「重啟」效果,
驚喜地分享自己的變化。
這些互動顯示,冥想並非遙不可及,
而是每個人都能透過正確引導、簡單練習,在忙碌生活中達到高效休息。
總結來說,AIZen新冥想認證講師 - 蔡博士建議練習方式:
大腦免疫細胞會像「清潔隊」一樣清除廢物與老化突觸。
若這套系統維持良好,大腦就能持續年輕。
研究更發現,冥想可協助身心加速修復、減少發炎。
蔡博士的腦電波實測也顯示:
即使是第一次使用 AIZen 冥想 App 的學員,經過兩個月每日練習,
也能在產生 Gamma 波增強的反應效果——
代表正確引導能迅速有效地喚醒大腦的高效狀態,
讓大腦修復、降低發炎並讓大腦保持年輕活力。
資訊爆炸、壓力蔓延的職場中,
真正能讓你走得長遠的,不是更努力,
而是更懂得讓大腦用正確有效的方式真正休息。
「強化大腦,是可以訓練的。只要用對方法,清晰與專注自然回來。」——蔡志鑫博士
🌿 想開始你的高效休息練習?
試試 AIZen 新冥想 App —— 為高壓專業人士設計的科學冥想工具。
通勤、午休、睡前 10 分鐘,就能重啟專注力與心理韌性。
用 10 分鐘重新啟動身心平衡,跟著引導紓壓放鬆
讓自己不再被壓力綁架,而是重新擁有選擇權。
人人都能輕鬆上手,AIZen幫你消除負能量、補充生命正能量,重新充電再出發!
🌿 想為企業打造「心腦 Reset」員工身心健康-
企業永續發展(ESG)方案?
AIZen 也提供專為企業設計的內訓與講座服務。
歡迎與我們聯繫,共同打造更穩定、更高效、友善的職場文化。
午休 40–60 分鐘,快速解除職場焦慮:不生氣、解疲勞、破內耗、提專注。
報名免費,送出表單後立即寄送直播網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