冥想初學:完整腹式呼吸教學,10年老師帶你從零開始,解決常見問題與技巧
做腹式呼吸的時候感覺胸口悶悶卡卡? 又或是聽了很多腹式呼吸的好處,卻感覺做得不太對? 今天,10年冥想老師來帶給你掌握腹式呼吸的步驟。幫助你可以體會 身心的放鬆、平靜、紓壓,甚至是失眠、大腦修復的這些好處。
目錄總覽
我是 AIZen 團隊內的一位冥想老師,過去 10年都在基金會服務,帶領社會人士或大專生進行冥想。
因此,幾百位的帶領腹式呼吸,從零開始學習冥想的經驗,我知道大家最常卡住的地方在哪裡?以及如何做才可以得到腹式呼吸的好處,掌握冥想的方法。
因為內容較多你可以直接跳到 QA 或是 腹式呼吸的身心狀況開始
開始練習腹式呼吸可能遇到的挑戰(經驗分享)
根據我們過去的經驗,大部分的人基本上都會做腹式呼吸。
然而可能因為我們本身的身心狀態、我們對腹式呼吸的錯誤理解與想像。
導致會讓人感到不舒服,不禁懷疑自己是否做錯了?腹式呼吸真的有效嗎?會不會因此傷害身體?
接下來要與你說,只要做到以下的部分,相信你會感受到腹式呼吸的好處!
練習前先放鬆、靜下來
很多時候,我們還處於剛剛發生的事情,我們的心情還沒調整好,
再加上對腹式呼吸的技巧還不熟悉、也還沒成為習慣。
可能就會因為太急了,導致容易喘息、不舒服,甚至胸悶。
所以如果你本身是初學者,我們都會建議你在開始任何冥想技巧前,
你可以先靜靜的坐著,先做一些深呼吸,
或是先讓自己先靜下來,再開始腹式呼吸的技巧。
你會發現自己更容易做得到,也不比較不會有一些負面的反應。
了解每個人練習的階段不同
同時,很多人以為只要練習一次兩次的呼吸,就可以立刻身體變得健康、心理變得平靜,
我們必須誠實地跟你說,練習的結果會因人而異。
影響腹式呼吸做好的因素:
- 個人體質
- 日常的身心狀況 (壓力)
- 個人的作息 (內分泌系統)
- 個性
所以有些人會覺得為什麼練習了腹式呼吸,自己還是沒有放鬆?又或是沒感覺?
真正有效的關鍵,不只是技巧
這與方法與技法都沒有關係,而是需要我們更深的自我了解,我們才能知道可以如何調整。
所以吸幾秒,保留幾秒,吐幾秒都只是一種技巧,去幫助你在身體還沒記憶之前的練習。
我們其實更鼓勵的是,要讓你的身體恢復的原廠設定,也就是身心最自然的狀態。
所以關鍵不在於你的技巧做的多麼的正確(是否有吸足秒數等等) 更重要的是你在這個過程中,是否有體會它的好處。
AIZen 冥想引導講求自然與科學化的學習法。
將所有腹式呼吸的技法拆解成明確的步驟與方法,從一開始腹式呼吸的準備、身體的放鬆、心情的平靜,再到每一輪的腹式呼吸 3~5 次,再到最後完整的練習。
我們希望能夠幫助你:即便無法全部都跟上、都做得很好,只要你某一個步驟學會,那麼就能開始體會腹式呼吸的好處。
下文中,也會再繼續跟你說,腹式呼吸的每一步驟。
練習腹式呼吸前的準備--放鬆與專注
開始一起練習腹式呼吸的五步驟
如果你曾遇到腹式呼吸做不好,只是因為裡面其實有很多的細節與步驟。
步驟一:刻意腹部帶動
-png.png?width=361&height=206&name=%E4%BD%A0%E7%9A%84%E6%AE%B5%E8%90%BD%E6%96%87%E5%AD%97%20(13)-png.png)
- 第一口氣不需要吸太滿。
- 有意識地帶動腹部脹縮,感覺肚子像充氣一樣慢慢鼓起來。
- 可以稍微誇張一點沒關係,先讓身體記得這個動作。
步驟二:感受腹部的起伏
- 想像腹部是一顆籃球,吸氣時籃球鼓起來,吐氣時自然縮進。
- 把注意力放在肚皮的上下起伏,而不是胸口。
步驟三:覺察氣息的路徑
- 吸氣:氣從鼻子 → 經過肺部 → 慢慢流向腹部。
- 吐氣:氣從腹部 → 回到肺部 → 最後從鼻子緩緩吐出。
- 想像一條氣流緩慢而平順地流動,身體像是被呼吸溫柔地撫過。
步驟四:轉為自然呼吸
- 當身體熟悉腹式呼吸的節奏後,不需再強調控制。
- 不用在意吸幾拍、吐幾拍,只要讓呼吸自然、順暢地進行即可。
- 重點是身體不費力、心也能慢慢鬆開。
步驟五:呼吸的目標狀態
"細、柔、綿、長"
- 呼吸越細,就像細的吸管喝水
- 呼吸越柔,呼吸很和緩
- 呼吸越綿,綿綿不絕
- 呼吸越長,一口氣吸吐越長
從刻意練習到完全放鬆與專注
剛開始練習時,我們的身體與大腦都還在剛剛發生的情境,或是還有思緒。
所以呼吸會比較容易急促,內心也還沒辦法安下來。
- 先做 5 次的深呼吸先讓自己平穩氣息,
慢慢等你不會喘息的時候,我們才轉為腹式呼吸 - 每一次的呼吸都是讓自己的呼吸越來越慢,
並且在每一次呼吸我們放鬆自己的肩膀、身體、我們的心,感到越來越放鬆
感受到放鬆之後......
- 你可以開始去感受與覺察我們的呼吸路徑,保持一種放鬆的專注;
我們保持放鬆的感受氣息的路徑:
吸氣:鼻子 → 肺部 → 腹部
吐氣:腹部 → 肺部 → 鼻子
更進階的腹式呼吸練習
- 當你很熟悉一切之後,就可以練習更進階的腹式呼吸:
- 把心裡的焦慮吐出
- 我們身體的器官呼吸、大腦皮層呼吸
- 或更專注感受腹部的能量中心「臍輪」,開發我們自己本有的生命能量
熟悉腹式呼吸後,成為自然的習慣
一開始我們可以刻意的脹縮自己的腹部。去感受氣從鼻子近來到肺部到腹部的感覺。
但是當你已經知道氣息的路徑時,
我們就是要讓自己慢慢更放鬆,也不用太在意吸幾分或吐幾分氣,
而是能夠依照著我們呼吸的自然頻率去感受。
我們最後就是要讓我們的氣【細柔綿長】並感受心平氣和。
腹式呼吸的不舒服怎麼辦? 問題QA
我們在過去的冥想課中曾遇到學員詢問:
Q:腹式呼吸中,如何做得好?
但一開始練習腹式呼吸時,我們容易氣不順或是卡卡的。
因此,初學者做腹式呼吸的原則與目標:越慢越好。
Q:如果感覺不舒服怎麼辦?
請先讓自己試著放鬆,有可能我們身體還不習慣(橫膈膜下降)、身體本身的姿勢也會影響。
先試著讓自己的身體放鬆、心情放鬆,開始做前不用急著把氣吸滿,可以先做一些深呼吸與自然呼吸,先讓自己可以安住在當下。
Q:如果腹式呼吸會喘怎麼辦?
不要呼吸太長或是太大口,能呼吸多少是多少。更重要的是每呼吸一次就讓自己更放鬆,每呼吸一次,更放鬆一次。
注意事項
- 身心需要放輕鬆
- 不要勉強腹部(自然脹起即可)
- 如果呼吸急促或喘請讓自己在放輕鬆 不要呼吸太長太大口
- 持續練習
什麼人需要注意腹式呼吸
- 基本上各年齡層都適合
- 如果有特殊疾病:氣喘或是呼吸道疾病
- 如果過去都是口呼吸者,開始腹式呼吸的時候會需要先放慢
- 如果年紀較大,練習時,請先慢慢來,切勿練習時太過急促
如果練習過程中發現不適,請儘量放鬆不要勉強
延伸閱讀:擔心冥想的風險?冥想 30 年以上的老師與你分享,走火入魔是甚麼?如何避免
檢視你的腹式呼吸是否做的正確?
當你做對了腹式呼吸,你會感受到:
- 身體發熱,血液循環變好
- 心跳放慢,神經開始進入放鬆與修復狀態
- 身心舒暢,真正的可以靜下來感受寧靜
- 身體輕盈,你的器官充滿氧氣、活化細胞
同時做完腹式呼吸過後,你可以問問看自己:
- 這次自己的呼吸有沒有變慢
- 肩膀、身體不再緊繃感覺放鬆很多?
- 心是不是比較平靜?
只要以上有任何一點,你有感受到,不管你覺得今天自己的狀態好與不好,是不是思緒還是很多,我們都要恭喜你!
代表你有真的讓自己的身心有所變化與幫助!
腹式呼吸的壞處或風險
事實上,就像健身或所有運動一樣,他一定會有好處。然而如果我們錯誤的動作,過度的方式,就有可能造成風險。
那麼腹式呼吸會有什麼壞處呢?以及他的解方是什麼?
1. 腹部過於用力,導致不舒服:
腹式呼吸的時候,我們講求更放鬆與自然。
一開始讓腹部的脹縮也應該像是我們很自然抬起手一樣,不需要用太多力氣。
所以當如果我們為了讓腹部脹起來,而過度用力可能就會導致肌肉的不適。
我們鼓勵大家放輕鬆與自然即可,不要過度用力
2. 腹部呼吸的時候感覺胸悶與背痛:
這是因為我們長久以來已經習慣胸腔呼吸、脊椎身體的姿勢,當我們想要調整回身體自然的狀態,當然需要時間適應。
所以如果你遇到胸悶背痛,請告訴自己儘量放輕鬆。或是你也可以先躺在床上,睡前或起床時練習,會發現胸悶與背痛的狀況有緩解。
3. 呼吸感覺喘不過氣,會不會缺氧?
事實上,這可能也是因為我們太急著要把呼吸做深入。
腹式呼吸是我們天生自然的呼吸法,所以你可以更相信自己的身體。
試著以放鬆的方式去呼吸。如果你感到缺氧,吸不進氣,可以先做幾次深呼吸,或是先伸展自己的肩膀脖子。
吸氣不順時,不要勉強要吸多少秒數(如同許多app會邀請你保留幾秒)但都請依你自己的身體狀況為主!
腹式呼吸與我們平常呼吸的差別?
「腹式呼吸是人類在出生時的自然呼吸模式,是最原始、無壓力狀態下的本能反應。」
很多人可能以為胸腔呼吸(吸氣時,肩膀聳起,胸腔脹起)就是我們「正常」的呼吸。
然而,事實上從生理學、人類的演化學,腹式呼吸才是我們人類最「基礎」的呼吸能力。
生理學的角度
- 肺部就像一棵倒掛的樹, 下葉才是氧氣交換最密集的區域。
- 腹式呼吸能帶動橫膈膜, 讓氣體順利進入肺底, 更有效率地供應氧氣給全身細胞。
天生就會的本能
- 在媽媽肚子裡, 小嬰兒就會透過腹部起伏來模擬呼吸。
- 新生兒、小動物也大多以腹部為主進行呼吸。
- 我們天生會,長大後卻忘了。
生理學:腹式呼吸是人體的原廠設定
當我們將氧氣向腹部輸送,你下半肺部就越容易得到這些氧。
根據 SSCI 等級國際期刊《Frontiers in Psychology》 的研究,腹式呼吸能有效引導空氣進入肺部下葉,促進氧氣交換,是人體天生的自然呼吸模式。
我們在媽媽肚子中就學會如何腹式呼吸
從許多超音波的影像中,科學家就發現小嬰兒在出生前2~3個月就開始模擬腹式呼吸。
剛出生的小嬰兒或是小動物: 腹部比較鼓脹,睡覺時也在用腹部呼吸。
相關論文: 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topics/immunology-and-microbiology/fetus-breathing
為什麼我們現在都使用胸腔呼吸?
胸腔呼吸是我們應對緊急狀況的開關
胸腔呼吸則是透過抬高肋骨,胸廓的方式來進行快速呼吸。
當我們在胸腔呼吸時,讓我們的肌肉緊繃、心跳加速,傳遞訊息告訴大腦「現在很危險」,產生一系列應對緊急狀況的反應(像是腎上腺素......等等)
胸腔呼是身體「戰鬥模式」的開關:
- 當你感到緊張、焦慮、恐懼, 身體會自動切換成淺而快的胸腔呼吸。
- 這是為了應對危險, 讓你可以更快逃跑、應戰。
讓我們身心進入舒壓與放鬆
因為現代環境的隱形壓力,會讓我們的不自覺開啟胸腔呼吸,最後變成習慣。
我們的身體誤以為「你一直在打仗」,保持:
- 運動狀態:無法放鬆,肌肉保持緊繃
- 壓力狀態:持續性的緊張、焦慮
- 驚嚇或備戰狀態:對環境變化更敏銳,專注力低落
胸腔呼吸造成的影響:
- 肌肉無法放鬆,肩頸僵硬
- 情緒容易焦慮、暴躁、失控
- 睡眠不深,白天容易疲倦
- 腸胃狀態不好(因為你的身體沒辦法同時消化,又同時準備逃跑)
- 注意力渙散,專注困難
- 身心逐漸進入慢性疲勞與失衡
長期下來,身心過勞,你的身體就像失控的汽車,只能加速,沒辦法減速 (副交感系統壓不過交感系統)
練習腹式呼吸,現代人學會不被壓力綁架
在過去,人類捕獵的年代,我們面對多變的環境(野獸、氣候),
人類需要這一套壓力系統幫助自己逃跑、保持警覺,快速下意識(攻擊、憤努等)反應。
但現在,我們不再面對猛獸, 而是長期處於這些慢性壓力中:
- 工作負擔
- 資訊轟炸
- 不確定的人際關係
- 睡眠品質低落
現代社會面對複雜的任務(寫程式、發想企劃、規劃與組織等等)都更需要我們擁有一顆冷靜、穩定的心以及清晰的大腦。
我們需要反過來,讓自己有意識地保持腹式呼吸,不被壓力綁架。
練習腹式呼吸對身心的幫助
開啟身體的修復能力
當你開始使用腹式呼吸, 身體會啟動一連串的修復與穩定機制,
腹式呼吸的原理:
- 氧氣交換更深入:氧氣充分到達肺部下方,身體更有能量。
- 按摩內臟系統:橫膈膜運動促進腸胃蠕動,幫助消化與排毒。
- 啟動放鬆神經:刺激迷走神經,大腦收到「安全」的訊號。
- 活化細胞修復力:粒線體獲得穩定氧氣,減少發炎、延緩老化。
腹式呼吸帶給你的好處:
- 更容易入睡
- 情緒穩定有耐性
- 身體代謝好、氣色改善
- 保持年輕與專注力
這都代表著,腹式呼吸可以幫助我們細胞保持更年輕,身體更有能量。
我們的器官可以更健康,心情能夠更放鬆與平靜。
直接跳轉到 6. 開始腹式呼吸的指引
練習腹式呼吸的好處
我們的學員們,真實練習腹式呼吸的改變:
幫助過敏、調整體質
「我從小到大都有過敏反應。
也因為常常打噴嚏、缺氧導致注意力難以集中、考試也因此受到影響。
自從開始練習腹式呼吸後,不只鼻子比較通了,
我整個人都變得有精神、穩定很多!」
幫助調節壓力緊張(腸躁症/胃食道逆流)
「我原本腸躁症,壓力一大身體就會不舒服。雖然吃藥會有控制,但我還是希望自己可以更健康的改善。
後來練習 2 ~ 3 個月後,我發現不用吃藥,身體很自然地就很穩定,也較少胃食道逆流。
現在即使很焦慮的時候,只要做腹式呼吸,就會慢慢平靜下來,這讓我覺得很驚喜,這個過程甚至不到10分鐘。」
失眠
「工作後,常常晚上睡覺大腦還是不斷想著工作,難以入眠。
即使嘗試了很多事情:換床墊、吃保健食品、舒眠音樂都沒有效果。
跟著 AIZen 的冥想,從腹式呼吸開始,發現自己慢慢的大腦安靜下來,不再有很多混亂的思緒,身體也變得放鬆,不知不覺就入眠了」
如何應用腹式呼吸在生活中?(練習頻率)
腹式呼吸沒有特別練習的時間
- 走路時
- 在感受到自己焦慮緊繃
- 在覺得大腦昏沉可以提醒自己
- 在睡前練習
- 固定一個時間:例如早上
AIZen 在你職場爆炸,只要10分鐘就能紓壓、放鬆,甚至充電,找回動力!!
零碎時間:每一單堂設計5~10分鐘
內容實際:從呼吸、專注、感受節奏等明確,只需要跟著練習就會有感
許多媽媽透過冥想讓自己更有能量面對生活
進入試聽:https://reurl.cc/QY09No
訂閱 AIZen 電子報
精選貼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