擺脫身心過勞:用 10 分鐘冥想 Reset 大腦,找回寧靜與力量|AIZen 新冥想
總是覺得累、腦袋停不下來?身心疲勞的真正原因,是大腦的自動導航系統過度運作。透過《擺脫身心過勞》與《平靜的心》兩堂冥想練習,帶你 reset 大腦、恢復能量、找回平靜。
每到週五,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感覺:明明沒做什麼劇烈運動,卻覺得整個人被掏空,提不起精神、腦袋霧霧的,只想躺平?
很多人以為「累」只是身體的疲勞,其實更多時候,是大腦長期過載,拉著你的情緒與專注力一起透支。
這篇文章整理自 AIZen 線上冥想直播課程精華,帶你認識——
- 為什麼休假、吃大餐、看電影回來還是覺得累?
- 為什麼短短 8〜10 分鐘的冥想,反而能讓你下午精神更好?
- 以及,如何用兩堂冥想練習《擺脫身心過勞》+《平靜的心》,幫自己 reset 大腦、修復內在能量。
你以為是身體累,其實是「大腦太忙」
身體的疲勞,多半靠睡覺、休息就能恢復;但你一定也有過這種經驗:
- 特地安排一趟小旅行、看場電影、吃頓大餐
- 當下覺得好像放鬆了一點
- 回到日常工作,卻又覺得「怎麼還是這麼累」
真正被透支的,其實是大腦的能量。
現代人的生活充滿「看不見的耗電」:開不完的會議、回不完的訊息、滑不完的 Reels / 抖音 / IG,外加腦袋裡停不下來的擔心、內耗、自我檢討。
表面上我們坐在椅子上,什麼也沒做;但大腦裡的「自動導航系統」卻沒停過。
DMN:讓你越想越累的大腦「自動導航系統」
在神經科學裡,這個自動導航系統叫做 DMN(Default Mode Network,預設模式網路)。
當你沒有專注在一件事情上,例如發呆滑手機、胡思亂想、反覆回顧過去或預演未來時,DMN 就會大量啟動、瘋狂運作。
有趣的是:
- 當你高度專注做一件事時,大腦大約只會用掉約 5% 左右的能量
- 當你放任大腦胡思亂想時,DMN 可能會消耗掉 60〜80% 的大腦能量
也就是說:
真正讓你覺得「好累」、「好想逃」、「提不起勁」的,不是眼前的那一封信、那一場會,而是腦中不斷 repeat 的:
- 緬懷過去:「早知道那時候就不該那樣說/那樣做。」
- 編寫未來:「明天見到那個人,我應該要怎麼應對才不會失禮?」
- 反覆檢討、擔心、想像還沒發生的情境。
一次檢討、一次思考,其實是很健康的;但 DMN 的習慣,是一遍又一遍重播同樣的內容,於是我們就在看不見的大腦裡,耗掉了大量能量。
冥想,不只是「坐著不動」——是在訓練大腦停止瞎忙
很多人以為冥想就是「靜靜坐著什麼也不做」。事實上,冥想練習的是一種內在的核心能力的鍛鍊:
- 幫助大腦從自動導航中「退出」
- 不再被過去與未來拉著走
- 把專注力慢慢帶回「當下」
當你透過練習,讓大腦習慣不再一直黏在那些重播畫面、無限預演的劇情上,你的內在就會多出一塊空間,用來:
- 感受平靜
- 做更清晰的決定
- 回到真正重要的事
這也是為什麼,很多人跟著直播一起練習冥想後分享:「那一天的下午特別精神好,腦袋特別清楚。」
因為大腦真的 reset 了一次。
練習一:《擺脫身心過勞》—用腹部呼吸,重新整理能量
在直播中,我們一起練習了第一堂課:《擺脫身心過勞》(約 8 分鐘)。
這堂課的核心是透過「腹部呼吸+大腦放鬆冥想」,幫助你把紛亂的能量重新整理、補充,有效舒緩身心過勞。
大致流程包括:
- 調整坐姿:盤坐或自然坐在椅子上,頸肩放鬆、背打直
- 練習多次腹部呼吸:
- 吸氣時,腹部慢慢鼓起
- 吐氣時,腹部慢慢回縮
- 持續腹部呼吸數分鐘,讓心漸漸安靜下來
- 短暫停止呼吸,去感受:
- 手掌是否有麻麻的、微微電流感
- 大腦是否有沉沉的、脹脹的或某個點跳動的感覺
這些感覺不是「奇怪」,也不是「不正常」,而是身體能量重新整合、補充的自然反應。
只要你願意放下外在的一切,讓自己在 8 分鐘裡,認真陪伴自己的呼吸與身體,就有機會從「好累,好想逃」轉換成「大腦重新開機、身體變得有精神」。
練習二:《平靜的心》—擴大心量,讓情緒有地方安放
第二堂直播團練,是 AIZen 很受歡迎的一堂課:《平靜的心》(約 10 分鐘)。
這堂課特別適合:
- 面對突如其來的任務變動
- 正在處理重要又無法掌控的事件
- 職場人際關係卡卡、誤解、衝突時
- 心裡一直覺得悶、焦慮、放不下
引導會帶你:
- 調整坐姿,雙手結手印放在肚臍上方,幫助集中注意力
- 練習幾次腹部呼吸,先讓呼吸慢下來、心鬆一點
- 接著把專注力放在「心輪」(心臟位置)
在觀想練習中,你會被引導:
- 想像自己的心慢慢變大,再變大
- 從身體裡面擴大到身體外面
- 再擴大到房子外、城市外
- 一直到像宇宙一樣寬廣
當心的空間變大,那些原本佔據你全部注意力的煩惱、衝突、委屈,就像丟進大海的一粒米、一顆小石頭——還是存在,但不再那麼巨大、不再淹沒你。
保有一顆平靜的心,對身體來說也有實際的好處:細胞修復功能會比較好啟動,器官在比較不緊繃的狀態下運作,自然更健康。
讓冥想成為每週一次的「大腦 reset 儀式」
在直播裡,很多夥伴分享:每週中午跟著一起團練,當天下午的精神特別好、腦袋特別清楚。
你也可以幫自己設計一個固定的 reset 儀式:
- 一週至少一次,選一個固定時段
- 跟著課程練習〈擺脫身心過勞〉或〈平靜的心〉
- 練完之後,留一兩分鐘安靜坐著,感受身心的變化
長期下來,你會發現:
- 面對壓力時,不會一下子就被情緒吞沒
- 很累、很煩躁時,比較知道要怎麼「停一下」
- 大腦不是一直亂跑,而是更容易回到當下
這就是冥想帶來的復原力:情緒起波瀾很正常,但你會更快回到穩定、平靜的位置。
《新生》冥想音樂:陪你在寧靜中長出新的力量
在這次直播中,我們也抽出幸運夥伴,送出 AIZen 冥想音樂《新生》,以及介紹如何在 AIZen App 的冥想計時器中解鎖音樂。
冥想計時器裡,除了「無音樂」和「宇宙」音樂之外,後面還有多首專業設計、結合音樂治療概念的冥想音樂,透過左右大腦的聲音刺激,幫助:
- 平衡左右腦能量
- 深入放鬆
- 更快進入冥想狀態
這些音樂會透過:
- 直播抽獎
- 會員限定活動「北極星之旅」- 推薦好友成功訂閱
陸續為你解鎖。
當你打開冥想計時器,就能直接選擇播放,讓音樂成為你靜心時最溫柔的陪伴。
給正在疲勞中的你:學會愛自己,是一生最重要的功課
在直播的最後,我們也分享了一個信念:學會愛自己,是這一輩子最重要的功課之一。
投資外在很容易:買衣服、吃美食、出國旅行;真正不那麼習慣的,是投資「看不見的內在」。
但事實上:
- 你每天用的大腦,才是決定你狀態的關鍵
- 你面對壓力的方式,決定了你會不會被耗乾
- 你是否願意花 8〜10 分鐘,回來照顧自己的身心
如果你也常覺得:
- 工作很多、訊息很多、腦袋停不下來
- 身心疲勞到一種說不上來的無力
- 很想穩定下來,但不知道怎麼做
也許,就是時候給自己一個機會:試著從一堂課、一段腹部呼吸開始,讓 AIZen 陪你 reset 大腦、找回平靜的心。
如果你想更系統地學會腹部呼吸,或想讓這種穩定感成為生活中的日常,註冊訂閱 AIZen 的高級方案,讓冥想不再只是「偶爾做一次的體驗」,而是你面對高壓生活時,真正可靠的一套工具。
當我們一起練心、一同冥想,不只是照顧自己,也在讓身邊的世界多一點平靜與安定。